房地产行业将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

2025-11-03 HaiPress

中国房地产的发展重心,正加速向民生倾斜。

日前发布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(简称《建议》)中,一个细节引发关注。

即,“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”被置于“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”的框架之下。而在“十四五”规划中,有关房地产的要求被放在新型城镇化板块之中。

这一顶层设计上的变化,明确了未来五年房地产发展的核心方向,民生定位和居住属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资料图:一处建设中的房地产项目工地。

“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,本质上是从解决住房短缺问题向提升居住品质、促进社会公平的战略升级。”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对三里河表示。

这意味着,行业评价标准将从过去的投资、销售规模,转向要满足人民对好房子、好生活的向往。

对于房地产的具体部署中,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”被置于首位,是行业发展换挡的必然选择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;存量住房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,目前全国有15个省、区、市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。

上述来自住建部的数据,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发展,已从大拆大建的增量时代迈向以城市更新为主的存量时代。

这需要对房地产开发、融资、销售等基础制度进行全方位完善。

开发端,与预售制度改革、提升房屋品质等密切相关;

融资端,涉及发展REITs等多元融资渠道;

销售端,包括灵活调整限购、限贷政策等。

驱动房地产变革的底层力量,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深度调整。

正如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浦湛所说,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是供求关系重大变化带来的中长期趋势性调整,是房地产从增量为主向增存并重转换的供求关系再平衡的过程。

面对形势变化,《建议》沿着“保障+市场”两条主线同步展开部署。

“保障”的重点是“住有所居”,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,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。

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、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(间)、惠及3000多万群众。

预计“十五五”时期保障性住房的规模、区域和产品结构将获得更多政策关注。

“市场”的重点是“住有宜居”,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。

这一点,市场已有反应。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5年前三季度,重点30城120-144平方米的住房成交占比提升至30%,大户型产品是新房市场主流。

“房地产高质量发展”纳入民生保障板块,决定了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主攻方向。

对于房地产行业企业来说,不管是大力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“好房子”,还是参与老旧小区改造、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和老旧街区、老旧厂区、城中村等更新改造,都必须遵从“住有所居、住有宜居”的原则。

房地产仍然重要,但市场变局已全面展开,行业如何高质量发展不只关乎房地产企业,也关系每个人未来的生活。

(“三里河”工作室)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
      联系我们  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