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1-03
HaiPress
31岁男子忽视牙龈出血确诊牙龈瘤。
刷牙时牙刷上有血、吃苹果留下血印……这些很多人眼中的“小毛病”,其实可能是牙周炎发出的警报。近日,江北区慈城镇中心卫生院口腔科接诊了一位31岁的男性患者,因长期忽视牙龈出血,导致牙龈长出肿物,经诊断为“牙龈瘤”,其根源正是慢性牙周炎。
牙龈肿物1个月
服药无效才就医
患者朱先生是名自由职业者,因“左上前牙牙龈红肿增生1个月”前来就诊。他自述全口牙龈反复红肿出血,疼痛时曾自行服用消炎药,但效果不佳。口腔检查发现,患者口腔卫生较差,菌斑指数为II级,全口牙龈轻微红肿,上前牙唇侧牙龈乳头出现瘤样增生,大小约4*5mm,探诊极易出血。
接诊的叶楠医生结合影像学等检查,诊断其为“慢性牙周炎伴牙龈瘤”。所幸经过系统的牙周基础治疗与激光辅助治疗,4周后复查显示,患者牙龈炎症明显减轻,牙周袋深度也显著降低。
牙周炎不只是牙龈出血那么简单
牙周炎被称为牙齿健康的“沉默杀手”。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“8020”概念,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。然而,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开始掉牙,牙周炎正是主要元凶之一。

医生给患者治疗中
叶楠医生介绍,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,早期症状轻微,仅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刷牙出血,极易被忽视。若不及时干预,会逐渐出现牙龈萎缩、牙缝变大、牙齿松动,甚至流脓、疼痛,最终导致牙齿脱落。